闲话【凌烟阁】:爱卿你可想好了要出家?
2020-04-13 16:18:58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            闲话【凌烟阁】爱卿你可想好了要出家?

疾风知劲草,板荡识诚臣。

勇夫安识义,智者必怀仁。

这首诗近期被多处反复引用,尤其是前两句,用来赞美那些忠于职守默默奋战在抗击新冠传染病一线的干部。十分恰当。人民危难之际,国家需要之时,才能看出一个人的真正精神品质。

谁写的这么好的一首诗呢?这是大唐太宗皇帝李世民的手笔。诗的标题叫作《赠萧瑀》(一说《赐萧瑀》),顾名思义,该诗是写给一个叫萧瑀的人的。

萧瑀又是何方神圣?因何得到大唐太宗皇帝如此高的评价?

今天我们没工夫叙说萧瑀的完整生平,只能简略介绍,他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,南北朝梁国王子,隋炀帝萧皇后的亲弟弟,他媳妇与唐高祖李渊是姑舅表兄妹,在太宗手里他六起六落一直高居于宰辅之位。他有着别人难以企及的皇家血统,也有一副鲠直刚劲的脾性,同朝的魏征对他的评价是,“孤特以执节”,孤傲而坚持气节。

但有道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,萧瑀的性子里又不乏乖张多变。

今天我们单聊他乖张不定惹恼皇帝的事儿。

萧瑀自小信佛,《旧唐书》记他“好释氏,常修梵行。”

太宗李世民其实是挺支持这位部下信佛的。曾经赠给他一幅释迦牟尼绣像。招人羡慕的是,皇帝制作这幅作品,可谓用心,专门命绣工在佛像的侧面,绣上萧瑀,栩栩如生地表现出他供养佛祖的神态。同时送她一部《大品般若经》,一套袈裟。

大约在贞观二十年,因为脾气个性总与同僚弄不到一块儿,萧瑀有了退隐之心,打起退堂鼓准备安心事佛。就这么件小事,让他给操作得惹出了大麻烦。

这一天他入朝觐见皇帝,当众提出要辞去所有职务,专心去当和尚。这位多年对佛的虔诚信仰有目共睹,太宗遂顺了他的心愿,说朕知道你“素爱桑门”(向来喜欢佛),今天就成全了你这个愿望吧!

哪知皇帝的话音落下没两分钟,萧瑀就反悔了,仰头对太宗说,臣刚刚又想了一下,暂时好像还“不能出家”。太宗立马恼了,你这是拿朕逗着玩呢吗?!刚说要出家,转眼就改口,莫非朕方才应允你的君子一言也成了放屁!

事情暂时僵了,搁置在那儿。萧瑀呢这时假如干脆些,是去是留主动明确给皇帝表个态,天子也不至于与他较真。他呢犹犹豫豫,今个来朝点卯,明日又说脚疼来不了;有时来了,居然不入内拜见太宗。如此首鼠两端,最终把皇帝给彻底激怒了,为他这桩狗毬不抵的鸡巴小事,太宗居然亲笔专门下了一道诏书。

太宗这回是真生气了,诏书不光是质问萧瑀你到底想好没想好要出家,更多地是美美地狠狠地损了一通萧家和萧瑀——

朕了解你萧家世代奉佛,你高祖萧衍在佛身上费尽心机,你简文帝萧纲一心研佛法、仗义养僧侣、舍财建佛寺,结果呢,求来求去佛保佑了你们什么?江山不是照样丢掉了吗?!所以你萧家一心供佛保社稷就是个千古笑话!

再说你萧瑀,跟你家前辈一个德行,重蹈先人覆辙。你修了一辈子的佛,至今心性偏狭自私,连隐居与显达的界限也分不清;你嘴上念佛骨子里俗不可耐!你家几代人修行,实则只为一己的福报。

就说这次吧,你这边提出想入佛门,那边立即变卦。“一廻一惑,在于瞬息之间;自可自否,变于帷扆之所。”转瞬之间,足未出户,犹犹豫豫,出尔反尔。“乖栋梁之大体,岂具瞻之量乎?”有失一个国家栋梁的体统,哪里还有让人佩服的大丈夫的度量!

朕,忍你很久了,请你给我立刻离开朝廷、离开京城,滚得远远的,滚到外地去做个州官算毬!

需要说明的是,这件事,只是太宗与萧瑀君臣之间的一个小插曲。总体上唐太宗李世民待萧瑀还是很够意思的,这回之所以震怒如此,也是作为臣子的萧瑀,做事太不合适了。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